全国各省市保租房2025年发展计划汇总|已公布计划总量超80万套
当房地产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,"保租房"正以破竹之势重塑住房供给格局。
01 多地2025保租房计划提速“十四五”目标
2024年,全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、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公租房等开工建设和筹集180万套(间)。
进入2025年,保障性住房供应仍是各地年度工作的重点。开年以来,多地纷纷公布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、筹措及供应目标,涵盖了保租房、配售型保障房等多个类型。根据各省市住建部门及政府工作报告公开信息,各地2025年保租房计划数据整理如下:
数据来源:各省市住建部门及政府工作报告
从数据上看,2025年公开保租房建设计划总量已超过80万套。
根据“十四五”规划,到2025年,全国将供应87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(保租房)。
截止到2024年底,全国建设筹集累计完成总量达到727.2万套,完成进度达到84%。
数据来源:国家统计局、住建局等
按照目前进展来看,整体完成率已超过90%,总量突破了800万套。
如果再加上安徽、湖南、河北等尚未公布数据的地区,距离达成870万套的目标已经不远了。
02 保租房潮涌触发租赁市场洗牌
在供应量稳步上升的同时,保租房入市放量规模也在扩大。
开年到现在,昆明、深圳、郑州、成都、厦门等多个城市陆续发布保障性租赁住房配租公告。
据有关机构测算,2025年新增入市的保租房规模预计为880万方,直至2026年都会是供应的高峰。
保租房的大量入市,对租赁市场的租金、出租率等量价表现都产生了较大影响。
昆明、深圳等城市保租房租金已下探至市场价六折,直接冲击集中式公寓定价体系。某头部公寓运营商透露,其重点城市项目租金同比下降8%-15%,出租率同步下滑5个百分点。
而这种趋势,或将随着更多保租房项目的入市愈演愈烈。紧随而来的,将是租赁市场的深度洗牌——国企等主导力量经营规模不断壮大,品牌力、产品力持续提升;市场化租赁企业面临生死变革,不得不寻求新的市场占位,走差异化细分赛道......
未来租赁市场分化将越来越明显。
03 如何既盈利又惠民?
尽管保租房项目发展迅速,但量大不代表着绝对优势、绝对盈利,其发展仍面临着不少难题。
从市场反馈来看,消费端主要有这几个痛点:
第一,错位。在产品定位上,部分保租房的户型结构不太接地气,与目标群体需求不匹配,出现有的租不掉、有的找不到。部分保租房位置偏远,周边配套较差。
第二,价格。在产品定价上,保租房要”如其名“,普遍要求是个人配租价格不超过当地的90%,甚至更少,但部分保租房叠加其他附加费用后,价格是高于同区域户型的。且保租房价格难以调整。
第三,准入门槛。部门城市保租房多对企业配租,普通消费者难以申请,且过程全靠主动,再经过轮候、抽签/摇号等,一轮轮下来,希望渺茫,普遍感受“很难等”。
而从运营主体来看,面临的更多是普惠与盈利之间的平衡。一方面是运营成本高企、市场竞争激烈;另一方面是出租率上压力,尤其是中小城市。
由此可能造成的现象是:供应量持续拉高,出租率却在下降,进而出现运营方”入不敷出“的情况......
要解决这些问题,提升产品力和运营水平是关键。
因地制宜、因人而异的开发产品,注重存量盘活、金融工具创新与区域需求匹配,多维度提升服务能力,用市场化的竞争思维运营,才能有效避免需求不足、空置率高等问题。
从最初的零星供应逐步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化供应,这场由政府主导的住房供给革命已进入加速落地阶段。
当保租房占比越来越大,住房租赁行业也将不断进步、更加规范。租房人的体验也会越来越好。
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熊猫足球平台下载手机版 公众号(ID:yzcjapp)
- 热股榜
-
代码/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...